【旧文回顾】京昆之友(林凡 树滨)-今日最新
2023-07-01 03:55:18来源:老京昆忆旧


(相关资料图)

点击蓝字关注我们

京昆之友

三年前,由七位中青年和一位退休工人发起的“京昆之友社”在黄浦区文化馆成立。

这个没有“名人大家”参加的普通的群众组织,是在京昆艺术面临观众青黄不接、剧场中白发人多于黑发人的状况下成立的。三年来,他们为普及京昆艺术做了不少工作:办讲座、办学艺班、组织专场演出、编发宣传资料,把我国传统的艺术珍宝——京昆艺术的种子传播到青年人的心中。他们办的京昆知识讲座就有四十五讲,听讲者达二万多人次。一批青年被引进了京昆艺术的宝殿,从而提高了鉴赏水平和审美趣味,丰富了历史知识和文化修养,增进了爱国主义的感情。二十三岁的青工小王原来对中国戏曲一无所知,从未看过传统戏。参加了京昆之友社后,在行家、老戏迷的“传、帮、带”下,逐渐入门,深深地爱上了京昆艺术。如今不仅有戏必看,而且阅读了上百本京剧方面的书籍,收集了三四十盘磁带资料,自学京剧知识,写了几十篇评论文章。一些原来一点也不懂京剧的青年,参加了三个月“学唱班”后,竟学会了一出戏的全部唱段,有的还能登台吟歌。还有的退休职工,过去在空闲时间除了下棋、打扑克外,感到无所事事,生活枯燥,参加了京昆之友社的活动后,大大丰富了精神文化生活。在京昆之友社的促进、帮助下,复旦大学、上海师院也开展了研究京昆艺术的活动。

京昆之友社为培养京昆艺术新的知音,热心地为年青人启蒙、引路。他们所作的颇有意义的工作,得到了领导、艺术家们和社会各方面的支持。剧协上海分会一直指导他们开展工作,俞振飞、赵景深、关良、李玉茹、童芷苓等名家以及市委有关负责同志也曾参加过京昆之友社的活动,对他们给予鼓励和支持。

目前该社已有骨干人员三十多人,社友五百余人。

京昆之友社所做的工作,从办学聘请教师到报名发证、印发材料、写稿编辑到装订寄送……都是骨干人员利用业余时间做的。红旗仪表厂的陈琥同志为记录整理四十五讲讲座资料,常常挑灯夜战,至今已记录了二十二万字的讲课资料。她还帮助著名旦角演员赵晓岚记录整理艺术体会,部分文稿已两次发表在《戏剧报》上。

一九八O年冬,他们准备搞一场普及京剧中学生专场演出,几次三番到学校作宣传、动员工作,最后终于感动了老师,组织了几百名学生看了戏。有的学生看了演出以后说:“祖国真伟大,拥有这么精美的民族艺术,值得骄傲!

为了京昆艺术的明天,他们正怀着对祖国传统艺术的赤诚之心,默默无闻地工作着。(林凡 树滨原载1983.11.6《文汇报》)

2023抖音直播抖音号-qiusisuoln 秋思听戏公众号-qiusisuoln-20150707 秋思戏曲影像可点击下方“阅读原文”了解更多详情

标签:

最后一页
凹凸租车好不好(凹凸租车靠谱么)

精彩推荐

资讯News

  • 聚焦Policy